400-029-0925

垂体瘤知识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分子网络基础:综述

垂体腺瘤病例占颅内肿瘤的10-25%,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7%。大多数腺瘤被认为是良性的。垂体腺瘤的症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内分泌相关和肿瘤占位症状,前者根据所涉及的各种激素而不同,后者包括视力丧失和头痛。在磁共振成像扫描中偶然发现的一些腺瘤也没有显示任何临床症状。垂体腺瘤的诊断需要成像证据和血清激素水平。大约35%的垂体腺瘤是侵袭性的,肿瘤侵入邻近的蝶窦和海绵窦的程度来定义和分级。侵袭性垂体腺瘤不仅更难以完全切除,而且与良性手术相比,标准手术后复发率更高。

一些分类系统可用于评估侵袭性垂体腺瘤以辅助手术计划。侵袭性垂体腺瘤更难以手术切除,并且大多数时候,它们需要手术切除以治疗相对更严重的症状。在许多研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被认为是侵袭性腺瘤的同义词,而且侵袭性腺瘤通常是巨大腺瘤。然而,一些学者优选将侵袭性腺瘤视为分离型,尽管肿瘤大小显示出更积极的临床进展。Ki-67是广泛用于评估细胞增殖的生物标志物。当发现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时,P53也是一种生物标志物,表明恶性和侵袭性。垂体瘤的WHO分类的第4版移除了用于在确定的诊断标准适当截止的难度和不一致的术语非典型垂体腺瘤之前,在之前的第3版中,非典型垂体腺瘤被定义为显示侵袭性生长的肿瘤,p53的广泛核染色和有丝分裂活性升高,这是模糊的。因此,WHO第4版垂体肿瘤分类也表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分级应根据个案进行评估,并符合上述标准。在某些方面,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在临床行为上可能不同,但它们在恶性和侵袭性方面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分子基础。P53蛋白和Ki-67蛋白是各种肿瘤之间共有的常见生物标志物,在垂体腺瘤分级中使用它们的困难意味着研究人员需要一些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来更好地将它们与良性垂体腺瘤区分开来。

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相比,具有侵袭性行为的患者难以应对。因此,有必要确定其原因。本综述总结了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已知分子基础,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见解。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发现增加的血管生成对于包括侵入性垂体腺瘤在内的许多类型肿瘤的侵袭性和扩散是必需的。与手术切除的人垂体腺瘤相比,侵袭性巨乳头瘤和非功能性腺瘤与非侵袭性腺瘤相比更具血管性。肿瘤中的血管生成是复杂且动态的过程,涉及内皮基质降解,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血管基底膜的重塑。垂体腺瘤一般情况下,是否更血管仍有争议但是,当涉及侵袭性或侵袭性垂体腺瘤和癌时,可以说血管生成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项对94例催乳素瘤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一种具有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因6的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和Collapsin反应介质蛋白1与侵袭性呈正相关,表明侵袭性和侵袭性行为,这些基因都是有丝分裂或发育相关的,它们可能是转导侵袭性转化的关键生物过程。在一个家族性垂体腺瘤家族中发现了致病性CDH23基因突变,并且这种突变的散发患者具有非侵袭性表型。发现分泌的卷曲相关蛋白和Wnt抑制因子1基因在侵袭性非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表达较少。此外,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I在侵袭性非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表达较少。

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多重7在分泌侵袭性生长激素的垂体瘤中具有更高水平的细胞质表达,并且在GH3细胞的敲低实验中与Notch2和Dll3正相关。后来在体外 GH3和GT1-1细胞中敲低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多重7后报道了侵袭性降低现象,证实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多重7是有价值的治疗靶标。

最近的报告暗示长的非编码RNA参与侵袭性。与正常垂体和非侵袭性相比,lncRNA C5orf66-AS1的表达下调,与垂体无效细胞腺瘤的侵袭性呈负相关。然而,lncRNA H19在分泌侵袭性生长激素的垂体腺瘤中上调。

某些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已被证明诱导侵袭性垂体腺瘤,包括P16,DAPK,和Rb1,这些基因可能是治疗。未来甲基化状态的高通量测序将有望为研究人员提供垂体腺瘤表观基因组的全局视图。

新一代测序是以相对低的成本发现新的疾病相关基因的有力工具,尤其是RNA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使用新一代测序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和6个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确定了15个具有致病突变的基因,来自国家生物技术信息基因表达综合中心的现有垂体腺瘤RNA测序数据的数据挖掘确定了入侵相关基因。所有这些基因都可能是侵袭性的关键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索。

努力阐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分子机制,从观察肿瘤标本上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到体外功能验证实验,以及最近多组学分析的应用。然而,整体情况尚不清楚,因为侵袭性的分子基础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基因,蛋白质和途径。更加困难的是,垂体腺瘤的亚型在很多方面都不同,而不仅仅是它们分泌的激素。

幸运的是,过去二十年的研究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线索。在文献综述中很容易发现侵入性分子网络的关键节点。腺瘤内缺氧或中风诱导的HIF-1α可能是侵袭转化的起始因子,在肿瘤内形成合适的微环境。下一代测序可能是垂体腺瘤研究的下一个突破点,甲基化状态的高通量基因组数据,表达,拷贝数变异等。

垂体瘤

INC 是一个专注于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技术超群、声誉斐然的大师级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INC旗下各学术团队所签约的教授均为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及各国际神经外科学术组织的主席级别成员、世界神经外科各大知名专业杂志主编,以及神经外科教科书中以其本人名字命名手术方式和解剖结构的教科书级神经外科巨擘。

垂体瘤分型

星形胶质瘤

室管膜瘤

星形胶质瘤

上海 / Shanghai

地址:上海市吴淞路575号吉汇大厦2106室

Add: No.575 Wusong Road, Hongkou, Shanghai

新加坡 / Singapore

Add: 100 Beach Road, 30-00 Shaw Towers,

Singapore

权所有:爱恩希(上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